数据化  ·  智能化  ·  智慧化   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关注文化经典 让敦煌持续辉煌

2021-09-07 16:22 来源:国家文物局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

近年来,为将富集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实现文化建设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甘肃省提出了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发展思路。在今年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甘肃代表团将《关于加大重大旅游基础设施支持力度助力打造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建议》作为全团代表建议,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深入调查、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此建议列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重点建议目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推动重点建议办理工作,2021年5月30日至31日,国家文物局牵头,由副局长关强带队,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组成调研组赴敦煌实地调研。受领导委派,我有幸参加此次活动,深入敦煌了解有关情况。

莫高千窟列鸣沙 崖壁纷披五色霞

放眼祖国西部边陲,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界处,有一片璀璨夺目的绿洲,如明珠般镶嵌在茫茫沙漠之中,她就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敦煌。敦煌是世界公认的丝路明珠,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枢纽城市和商贸重镇,是人类文明交流、交融和创新之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之都,也是多民族之间民心相通的重要代表,拥有世界级文化资源。在今天的敦煌境内,莫高窟、敦煌西千佛洞、阳关、玉门关、汉长城等著名文化遗址静默伫立,见证着昔日敦煌作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的灿烂文明之光。

此行,调研组重点考察了莫高窟。莫高窟是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全部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人类共同的珍宝。自1979年正式开放以来,莫高窟已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万名游客。

我们注意到,在戈壁大漠、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鳞次栉比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洞窟,这些洞窟在北魏至元朝十多个朝代的千余年间,开凿不辍,至今保存有735个洞窟、2400余身彩塑、45000多平方米壁画,50000余卷经书和文献,是集建筑、彩塑、壁画等珍贵文物文献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资源宝库。洞窟内容虽然以佛教为主体,但揭开佛教的面纱,我们看到的是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的一千多年间,丝绸之路上多个国家历史地理、丝路商贸、社会民俗、建筑服饰、音乐舞蹈、教育体育、民族宗教等的真实写照,看到的是中华文明与中亚、西亚、古希腊、古印度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和碰撞,看到的是古代汉民族与月氏、匈奴、鲜卑、粟特、吐蕃、回鹘、党项等少数民族的融合发展,看到的是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等多种宗教的和谐共生……

我们更加注意到,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回顾历史,只有像中华民族这样具有开放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敦煌交融交汇。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敦煌的文化价值无与伦比,但莫高窟这座文化瑰宝却地处荒芜凋敝的戈壁大漠,历史上甚至几遭劫掠。1944年,敦煌研究院前身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结束了莫高窟数百年无人管理、任由破坏的命运,但它真正受到重视和保护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了。70多年来,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守护人扎根大漠、献身敦煌,克服了重重困难,走过了极不平凡的道路,积淀形成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推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事业走在全国前列。“莫高精神”给了作为时代楷模的莫高窟保护英雄群体以极大鼓舞。

在文物保护方面,敦煌研究院推动文物保护研究由看守式保护、抢救性保护逐步转变为现在的科学性保护、研究性保护、预防性保护和弘扬式保护。引进国际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敦煌壁画数字化程序和规范,建立了文物领域第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等专项法规颁布实施,为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敦煌研究方面,敦煌研究院从最初的壁画临摹与绘画技法研究,逐步拓展到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敦煌石窟艺术研究、敦煌壁画图像研究、敦煌文献研究、敦煌学研究、丝绸之路民族宗教研究、中古敦煌社会史研究、古代工匠研究、敦煌文化综合性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甘肃学术界还在国内首先开启了敦煌哲学的探索研究。

在文化弘扬方面,敦煌研究院先后建成了陈列中心、藏经洞陈列馆、院史陈列馆、莫高窟美术馆等免费展示设施,与有关方面联合开展了敦煌文化进校园巡展活动,对增强高校师生文化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先后在美、日、英、法等18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0多个省(区、市)举办200余场敦煌艺术展览,真正让敦煌文化艺术走出去。同时,充分利用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举办系列专题论坛和主题展览,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

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的敦煌市(县级市)依托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7处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嘉峪关关城、锁阳城遗址、莫高窟、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其中后4处均在酒泉市),大力推进“保护优先、深入研究、科学利用、广泛弘扬”的一系列文化工程,《丝路花雨》久盛不衰、《又见敦煌》后来居上、《敦煌盛典》风格独具,这一系列文艺盛宴为弘扬敦煌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敦煌文化产业园形虚实丰,已吸纳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企业入园,投资数亿元建设的敦煌文化博览园初具规模,由已故第八至十三届香港全国人大代表王敏刚先生最早投资建设的敦煌山庄全年火爆,文化产业收入已成为敦煌市主要税源。

在远离内地的茫茫大漠深处,莫高窟人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在科学保护、学术研究、文化弘扬发展中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果实,在甘肃省乃至全国文博行业中起到了文化遗产科学保护与利用的示范作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要构建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敦煌是“龙头”,做好敦煌乃至甘肃境内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是核心,发挥敦煌研究院的平台作用是关键。在调研中发现,做好这一切还存在以下瓶颈问题:

一是存在文物保护能力与责任不完全匹配的矛盾。甘肃是古代丝绸之路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以敦煌为核心,沿线分布着数量众多的文化遗产。但在长期自然力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文物产生各种病害,劣化严重,部分濒临消失,亟待保护。目前在整个甘肃和文博行业,仅拥有依托敦煌研究院建立的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家国家级科研平台,其实力还不足以支撑甘肃境内和国家更多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挖掘和研究保护,需建设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准的国家级技术平台,集聚更多人才和资源,引领和担当起保护国家更多文化遗产的重任。

二是存在莫高窟文物保护与利用开发的矛盾。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在古代是作为礼佛的场所而非公共活动空间,现在由于其影响力而形成持续的文化旅游热潮,大量游客涌入洞窟,进入珍贵的文物库房,氧化、湿度等因素给洞窟微环境和文物保护带来安全隐患。2014年建成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在有效缓解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之间矛盾、提升游客参观体验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莫高窟游客数量逐年增加,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已无法满足当前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需要。因此,为了在保护好洞窟的前提下丰富游客的参观体验,真正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亟须探索新的文物研究保护、展示弘扬、游客服务模式,建设新的游客接待服务设施。

三是存在甘肃石窟寺风险监测的困难。甘肃省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共205处石窟寺遗址,造就了甘肃省“石窟艺术之乡”的美誉。但石窟寺一般依山或河谷而建,处于偏远地区,容易受地质灾害、极端天气、生物病害、人为破坏影响。近年来随着不断升温的旅游热潮,游客参观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洞窟内相对湿度的超标等因素都给石窟寺文物带来了潜在风险。尤其在旅游旺季,常有突发高湿度天气下大量游客参观引发洞窟内湿度急剧攀升的现象,亟需构建全局性的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相关应急处理机制,提升石窟寺的保护管理水平。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保护、研究和传承弘扬好文化遗产及其蕴含的丰富精神价值,让厚重文化资源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滋养,不仅仅是文化遗产机构的使命,也是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的重任。5月31日,调研组一行组织召开重点建议办理座谈会,与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范鹏、酒泉市委书记吴仰东和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等三位人大代表就建议办理进展和促进敦煌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相关负责同志出席。

基于在敦煌一路所看、所听、所了解的情况,调研组充分认识到,要落实好甘肃代表团所提出的重点建议,把敦煌文化保护好、研究好、弘扬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依托敦煌研究院建设国家级研究平台。座谈会上,范鹏指出,聚焦国家战略,立足现实需求,由科技部、甘肃省政府、国家文物局等共同牵头推进,依托敦煌研究院的科研平台,联合国内外文博单位、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组建文理交叉、省部共建的文化遗产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际一流的文化遗产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基地、保护技术和保护材料研发与评估基地、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构建系统的文化遗产保护学科体系,全面提升甘肃乃至全国文化遗产研究水平,实现我国由文化遗产大国到文化遗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作用重大。同时,科技部应考虑在敦煌建设石窟保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二是依托科学技术建设高水平的数字莫高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座谈会上,苏伯民认为,要聚焦问题,立足现实需求,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甘肃省政府等部门牵头推进,支持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东侧建设丝路文化数字展示中心,打造服务游客的石窟数字化博物馆,更重要的是形成数字化的“一带一路”文物博览园,让敦煌再度成为世界各种文明对话交流、综合创新的高地。

三是依托群策群力建设甘肃石窟寺监测中心。着眼文物保护利用的长远发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甘肃省政府等牵头,依托敦煌研究院建设统一的平台,对甘肃石窟寺自然大环境、不可移动文物、游客管理、安防信息进行全方位监测,全面实现石窟寺的动态监测和信息化管理,从整体上提高监测管理水平,实现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报、险情可预控、保护可提前的保护管理目标,进一步提升甘肃省石窟寺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水平。

此外,吴仰东在座谈会上还就关心敦煌研究院“时代楷模”英雄群体的工作生活、子女就学等困难,更高水平保护莫高窟,整体搬迁研究院办公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一建议着眼民生,体现细节,虽不是大事大项目,但却意义重大,应当给予重视和妥善处理。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典学者斯文·赫定曾设想:“中国政府如能使丝绸之路重新复苏……必将对人类有所贡献,同时也为自己树起一座丰碑。”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树起这座丰碑,我们每一个沐浴在新时代阳光下的中华儿女,都应为此付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一次敦煌行,一生敦煌情。此次敦煌调研之行让我们既感到暖心、舒心,又深深感悟到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和底气所在。希望通过上下同心、全力以赴,解决好当前在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弘扬中的迫切问题,切实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把敦煌故事讲述好,让敦煌文化事业像“敦煌”二字一样永远熠熠生辉!


联系信息

地址:太原市新晋祠路绿地中央广场A座14层1408室

电话:0351-7223383 邮箱:sinonera@sina.com
晋公安备 14010902000526号 晋ICP备18003769号-1 COPYRIGHT2018.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